充實的週二,有一種"一年就這麼過了"的無奈。
看著老師開心的眼神,我也知道他這樣放很多水了,
如同微機分老師說:"我放水都會淹死很多人。"
可是,心裡卻仍有著淡淡的哀傷。
這場數學的遊戲,我始終都是被玩弄著。
這週,還有壯闊的週五在等我。
--
週五的夜晚,"Fri. End"
忙碌後的小聚,戲稱為朋友,Friend。
朋友,這兩字代表的意義有多深遠?
我沒資格說,說了也沒人想聽。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508100908974
上面有部分說文解字,有興趣的請自行點閱。
然而,節錄對"友"的解釋:
金文釋義(以下節錄復文出版社《金文常用字典》):
1.同志為友
麥鼎:「用鄉(饗)多者(諸)友。」《周禮‧地官‧大司徒》:「聯朋友。」注:「同師曰朋,同志曰友。同,猶齊也。」
2.臣僚。(按此是引申義)
阮元:「《詩‧既醉》鄭箋:『朋友謂群臣同志好者也。』《書‧酒誥》云太史友、內史友,是臣僚得稱友也。」
3.對兄弟、同輩親愛友好曰友。(按此當作動詞)
牆盤:「隹(惟)辟孝友,……。」《尚書‧君臣》:「惟孝友于兄弟。」……(〈釋親〉:「善父母為孝,善兄弟為友。」
而另有解釋:http://140.111.1.40/suo.htm
【友】ㄧㄡˇ 『又』部
『友』,同志為友,從二又相交。
同樣志向的人是朋友,字形從兩個又相互交疊;表示以手相助意氣相投、情誼互通的人。如:「好友」、「益友」、「至友」。
詩經.小雅.常棣:「雖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」
唐.柳宗元.師友箴:「為人友者,不以道而以利,舉世無友。」
兄弟相親相愛。書經.康誥:「兄亦不念鞠子哀,大不友于弟。」南史.卷六十.傅昭傳:「昭弟映,字徽遠,三歲而孤。兄弟友睦,修身勵行,非禮不動。」
結交。史記.卷三十七.衛康叔世家:「鄭伯弟段攻其兄,不勝,亡,而州吁求與之友。」
親愛。詩經.周南.關雎:「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」
有友好關係的。如:「友軍」、「友邦」。
--
仍記得前輩諄諄告誡:"同事不等於朋友。"
職場上的好來好去,只是為了一口飯,不代表情意。(無影射,請勿自行對號入座。)
這觀念,其實可以套用在諸多場合。
無論是班級、團體、或是有緣一同的人。
相識不代表相知。也讓朋友的定義變得模糊。
唐.柳宗元.師友箴:「為人友者,不以道而以利,舉世無友。」
心裡仍要問:怎樣,才是朋友?
或者該問,怎樣,就不是朋友?
沒義氣?沒利益?不伸手相助?不體諒?不尊重?不瞭解?
是我對朋友的期待過高,才會造成失落時巨大的反差吧?
君子知交,其淡如水。
心得:
1.不要過度期待"朋友"如我想像的那般可靠。
2.珍惜能共患難的朋友,而非共享福的。
3.原諒無心犯錯的人,也要原諒害怕受傷而攻擊我的人。
4.不可因為對一個人失望,而對所有人失望。
(是否重新檢討對白澳的定論?是否該深入瞭解白人優越與東南亞的排華?但那些不都是現實中血淋淋的悲劇嗎?)
(如果原諒了惡人,不正是處罰了善人嗎?這樣的原諒,豈不是鄉愿?)
--
如果,上面文字太過枯燥,不如看看小故事吧~(跟前面完全無關)
1. 從前,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:一根魚竿和一
簍鮮活碩大的魚。其中,一個人要了一簍魚,另一個人要了一根
魚竿,于是他們分道揚镳了。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
煮起了魚,他狼吞虎咽,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,轉瞬間,連魚
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,不久,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。另一
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,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,可當
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,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
也使完了,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。又有兩
個饑餓的人,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。只
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,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,他倆每次只
煮一條魚,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,來到了海邊,從此,兩人開始
了捕魚爲生的日子,幾年後,他們蓋起了房子,有了各自的家庭
、子女,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,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。一個
人只顧眼前的利益,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;一個人目標高遠,
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。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,才有
可能成爲一個成功之人。
2.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,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。考試前兩
天他做了三個夢,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,第二個夢
是下雨天,他戴了鬥笠還打傘,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
光了衣服躺在一起,但是背靠著背。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,秀
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。算命的一聽,連拍大腿說:“你
還是回家吧。你想想,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?戴鬥笠打雨傘
不是多此一舉嗎?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,卻背靠背,
不是沒戲嗎?”秀才一聽,心灰意冷,回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家。
店老板非常奇怪,問:“不是明天才考試嗎,今天你怎麼就回鄉
了?”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,店老板樂了:“喲,我也會解夢的
。我倒覺得,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。你想想,牆上種菜不是高種
嗎?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?跟你表妹脫光了背
靠靠躺在床上,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?”秀才一聽,
更有道理,于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,居然中了個探花。積極的
人,象太陽,照到哪裏哪裏亮,消極的人,象月亮,初一十五不
一樣。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,有什麼樣的想法,就有什麼樣的未
來。
3.在某個小村落,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雨,洪水開始淹沒全村,一位
神父在教堂裏祈禱,眼看洪水已經淹到他跪著的膝蓋了。一個救生
員駕著舢板來到教堂,跟神父說:“神父,趕快上來吧!不然洪水
會把你淹死的!”神父說:“不!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,你先去
救別人好了。”過了不久,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胸口了,神父只好
勉強站在祭壇上。這時,又有一個警察開著快艇過來,跟神父說:
“神父,快上來,不然你真的會被淹死的!”神父說:“不,我要
守住我的教堂,我相信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。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
了。”又過了一會,洪水已經把整個教堂淹沒了,神父只好緊緊抓
住教堂頂端的十字架。一架直升飛機緩緩的飛過來,飛行員丟下了
繩梯之後大叫:“神父,快上來,這是最後的機會了,我們可不願
意見到你被洪水淹死!!”神父還是意志堅定的說:“不,我要守
住我的教堂!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。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。上帝
會與我共在的!!”洪水滾滾而來,固執的神父終于被淹死了……
神父上了天堂,見到上帝後很生氣的質問:“主啊,我終生奉獻自
己,戰戰兢兢的侍奉您,爲什麼你不肯救我!”上帝說:“我不肯
救你?第一次,我派了舢板來救你,你不要,我以爲你擔心舢板危
險;第二次,我又派一只快艇去,你還是不要;第二次,我以國賓
的禮儀待你,再派一架直升飛機來救你,結果你還是不願意接受。
所以,我以爲你急著想要回到我的身邊來,可以好好陪我。”其實,
生命中太多的障礙,皆是由于過度的固執與愚昧的無知所造成。在
別人伸出援手之際,別忘了,惟有我們自己也願意伸出手來,人家
才能幫得上忙的!
4.有一對兄弟,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。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,
發現大樓停電了!雖然他們背著大包的行李,但看來沒有什麼別的選
擇,于是哥哥對弟弟說,我們就爬樓梯上去!于是,他們背著兩大包
行李開始爬樓梯。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,哥哥說“包包太重
了,不如這樣吧,我們把包包放在這裏,等來電後坐電梯來拿。
”于是,他們把行李放在了20樓,輕松多了,繼續向上爬。他們有說
有笑地往上爬,但是好景不長,到了40樓,兩人實在累了。想到還只
爬了一半,兩人開始互相埋怨,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,
才會落得如此下場。他們邊吵邊爬,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。到了60樓,
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。弟弟對哥哥說,“我們不要吵了,
爬完它吧。”于是他們默默地繼續爬樓,終于80樓到了!興奮地來到家
門口兄弟倆才發現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包裏了……有人說,這個
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:20歲之前,我們活在家人、老師的期
望之下,背負著很多的壓力、包袱,自己也不夠成熟、能力不足,因此
步履難免不穩。20歲之後,離開了人的壓力,卸下了包袱,開始全力
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,就這樣愉快地過了20年。可是到了40歲,發現
青春已逝,不免産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,于是開始遺憾這個、惋惜那個、
抱怨這個、嫉恨那個……就這樣在抱怨中度過了20年。到了60歲,發現
人生已所剩不多,于是告訴自己不要在抱怨了,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!
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。到了生命的盡頭,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
麼事情沒有完成……原來,我們所有的夢想都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,
還沒有來得及完成……
5.一個人在高山之巅的鷹巢裏,抓到了一只幼鷹,他把幼鷹帶回家,養在
雞籠裏。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、嬉鬧和休息。它以爲自己是一只雞。
這只鷹漸漸長大,羽翼豐滿了,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,可是由于終日和
雞混在一起,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,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。主人試了
各種辦法,都毫無效果,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,一把將它扔了出去。這只
鷹像塊石頭似的,直掉下去,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,就這樣,它終
于飛了起來!秘訣: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
6.雨後,一只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,由于牆壁潮濕,
它爬到一定的高度,就會掉下來,它一次次地向上爬,一次次地又掉下
來……第一個人看到了,他歎了一口氣,自言自語:“我的一生不正如這
只蜘蛛嗎?忙忙碌碌而無所得。”于是,他日漸消沈。第二個人看到了,
他說:這只蜘蛛真愚蠢,爲什麼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?我
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。于是,他變得聰明起來。第三個人看到了,
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。于是,他變得堅強起來。
秘訣:有成功心態者處處都能發覺成功的力量。
7.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,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
一只,周圍的人倍感惋惜,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從窗口扔了
下去。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。老人解釋說:“這一只鞋無論多麼
昂貴,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,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,說不定
他還能穿呢!”秘訣:成功者善于放棄
8.老和尚攜小和尚遊方,途遇一條河;見一女子正想過河,卻又不
敢過。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,然後放下女子,與小和尚
繼續趕路。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:師父怎麼了?竟敢背一女子過河
?一路走,一路想,最後終于忍不住了,說:師父,你犯戒了?怎
麼背了女人?老和尚歎道:我早已放下,你卻還放不下!
啟示:君子坦蕩蕩,小人常戚戚;心胸寬廣,思想開朗,遇事拿得起放得下